研究文章|开放访问
大铉卓,文熙锡,姜舜衡,成在奎,郑玄勇, "结直肠癌患者胃腺瘤和胃癌的患病率和风险因素",胃肠病学研究与实践, 卷。2016, 文章的ID2469521, 7 页面, 2016. https://doi.org/10.1155/2016/2469521
结直肠癌患者胃腺瘤和胃癌的患病率和风险因素
抽象的
背景/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患者的胃腺瘤和胃癌的发病率,以及影响其发病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忠南大学医院确诊为大肠癌后接受手术的患者中,142例接受上消化道内镜随访的患者被分为患者组。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426名受试者。这组患者被细分为两组:一组发生了胃腺瘤或胃癌,另一组没有发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总共35例(24.6%)结直肠癌患者开发了胃腺瘤或胃癌,高于对照组的数量(20 [4.7%]患者;).年龄,酒精历史和结直肠癌的分化与胃腺瘤或胃癌的较高风险有关,几率比为1.062,6.506和5.901。结论.在大肠癌患者中,上消化道内镜筛查是重要的,即使在大肠癌诊断时上消化道未发现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酒史和癌症分化不良,内镜筛查尤为重要。
1.介绍
根据《2010年国家癌症登记年报》,胃癌和大肠癌在全国癌症发病率中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特别是,由于西化的饮食习惯和遗传倾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大肠癌的发病率正在急剧增加[1].散发性结肠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发病机制,包括大多数结直肠癌病例,涉及APC的激活/β-连环蛋白途径,各种致癌基因的染色体不稳定性等p53, DCC,SMAD2/4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是由于有缺陷的DNA错配修复基因和锯齿途径[2].但胃癌与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不同,其发病机制受种族、区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涉及遗传、表观遗传改变和组织学分化;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肿瘤或肿瘤异质性的各种发现,表明生物和/或遗传异质性的复杂性[3.].考虑下面的结肠直肠癌和胃癌的各种发病机制,它是具有挑战性的识别两个癌症之间的关联的机制。据一些研究报告,患者隐血试验,但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任何损害负得正的粪便中,一些上消化道(GI)内窥镜[中出现上胃部病变4- - - - - -6].一些报告发现大肠癌患者上消化道病变与结肠息肉高度相关[7].这些研究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和胃癌等上消化道病变归类为有意义的发现。然而,对结直肠癌患者中胃癌、胃腺瘤等癌前病变发生频率的详细研究较少。此外,上消化道内镜随访获益的患者亚组尚未确定。因此,作者研究了结直肠癌患者胃腺瘤或胃癌发生频率的差异,以及影响其发生的临床病理特征。
2.材料和方法
2.1。材料
从2004年1月到2013年12月,忠南大学医院共有322名患者接受了结肠直肠癌手术。其中,排除以下患者:158例未进行上消化道内镜随访的患者;胃转移5例;4例既往胃手术,6例结直肠癌诊断前诊断为胃癌,7例非胃、结直肠癌来源的腹腔内癌。其余1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图)1).遗传性非息肉病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遗传病患者也被排除在外。我们从健康筛查中结直肠癌和直肠息肉阴性的患者中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所有匹配队列的患者都接受了上消化道内镜的随访。对照组为3:1,与患者组配对,426例患者为配对对照组。从直肠到盲肠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发现无直肠癌或直肠息肉的患者。
2.2。方法
被诊断患有结直肠癌并经过外科治疗的患者接受上GI内窥镜检查,无论其上GI症状如何。癌症腺瘤或胃癌等癌前病变被认为是显着的病变:分析其发病率,并通过与上GI病变阴性的结肠直肠癌患者进行比较来研究它们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根据相关显着的上Gi病变的存在,将结肠直肠癌组细分为两组,并且在组之间比较了临床特征。此外,在患有显着的上GI损伤的患者中,与没有相关病变的患者进行比较6个月后,诊断患者的上GI病变的那些。人口统计数据包括年龄;性别;体重;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 smoking history; alcohol history; family history of solid tumors; size, location, stage,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vessel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inva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levels. And,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gastric adenoma and gastric cancer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lorectal cancer group. Furthermore, incidences of other upper GI les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oth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and follow-up evaluation.
2.3.定义
显著病变定义为胃癌前病变,如胃腺瘤或胃癌,TNM分期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第七版确定。实体瘤家族史定义为同一家族发生实体瘤两代。实体肿瘤包括结肠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胆道癌、食道癌、肺癌、喉癌和脑癌。肝细胞癌和头颈部癌被排除在外,因为它们大多是病毒来源。随访时间从结直肠癌组确诊结直肠癌的时间、对照组初次健康筛查上消化道内镜的时间、两组最后一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束的时间开始确定。对于大肠癌患者,酒精和吸烟史根据入院记录和护士记录,而对于对照组,患者被要求填写问卷。目前吸烟者和戒烟者均为有吸烟经验的患者。根据发现上消化道病变的时间对同步和不同步病变进行分类。如果胃癌和结直肠癌同时诊断或随访6个月以内,则将这些病变定义为同步病变。如果在6个月后诊断为异时性病变。
2.4。统计分析
基于上消化道病变的结肠直肠癌组中的开发,临床和病理连续变量使用独立分析-检验,而分类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变量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只把年龄分为40岁以下、40 ~ 49岁、50 ~ 59岁、60 ~ 69岁、70岁以上5个类别,并进行编号分析。当比较大肠癌组与对照组上消化道病变等变量的发生率时,两者是独立的- 使用和克方检验。使用Kaplan-Meyer存活分析分析了两组之间胃腺瘤和胃癌之间的时间依赖性累积发病率。统计计算与PASW统计版本18.0(IBM Co.,Armonk,NY,USA)进行,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与大肠癌患者上消化道病变发展显著相关的因素
临床病理变量35例谁开发显著上GI病变,其中大肠癌术后随访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过程中检测到之间进行比较(13个同步病变和22个异病变)和107例谁没有开发这样的病变。年龄;性别;体重;BMI;高血压;糖尿病;抽烟,喝酒,和实体肿瘤的家族史;大小,位置,阶段,组织分化,血管侵袭,和癌症的淋巴结侵入;和CEA水平分析的变量。 Factors tha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age, drinking, and lymph node invasion. When we compared the group with metachronous lesions and the group without lesions, drinking was the only factor to show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able1).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排除混杂效应:同步和同步病变组与仅同步病变组比较,年龄、饮酒和组织学分化有统计学意义。饮酒和组织学分化使癌症风险分别增加了大约6.5倍和5.9倍(见表)2).
|
||||||||||||||||||||||||||||||||||||||||||||||||||||||||||||||||||||||||||||||||||||||||||||||||||||||||||||||||||||||||||||||||||||||||||||||||||||||||||||||||||||||||||||||||||||||||||||||||||||||
上GI病变包括胃腺瘤或癌症。 肿瘤长轴的长度。 位于盲肠和升上的结肠中的肿瘤被分类为RT.COLON和位于结肠和S-CONON,直肠中的那些分类为LT.COLON。 |
|
3.2.大肠癌组与对照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与大肠癌诊断的关系
胃腺瘤和胃癌在结肠直肠癌组结肠直肠癌诊断过程中的发生率为9.1%(13名患者)和2.1%(9名患者)高于对照组。其他内窥镜发现没有群体显着差异,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56.3%对62.7%,)、胃溃疡(1.4% vs 0.9%,),十二指肠溃疡(2.1%对1.9%,)和增生性息肉(1.4% vs 4.7%,).然而,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组的肠化生发生率增加(10.6% vs . 5.6%,;表格3.).
|
3.3.大肠癌组和对照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的随访
从研究中排除了13名患者,在结肠直肠癌组的结肠直肠癌诊断的6个月内被诊断出患有上GI病变,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第一次健康检查中诊断出患有上部GI病变的患者。剩下的129名患者和417名患者比较胃腺瘤和胃癌的发生率:结直肠癌组分别显示出较高的速率,分别为22名患者(17.1%)和11名患者(2.6%)(;表格4).因此,结直肠癌组35例出现明显上消化道病变的患者中,同步病变13例(9.1%),同步病变22例(15.5%)。我们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组的肠化生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24.8% vs . 13.4%,).
|
3.4.大肠癌患者胃腺瘤与胃癌按时间累积发生的研究
胃癌前病变,如胃腺瘤或胃癌,大多是通过上消化道内镜随访确诊的,大多在结直肠癌确诊后2年内,最多在确诊后4年(图)2).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累计发病率显著高().
4。讨论
Geller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表明息息氨酸息肉和阳性粪便神经血液检测的患者具有更高的上GI病变的发病率[5].Shin等人。显示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的患者具有更高的上GI病变的发病率[7].我们的结果与这些报道类似,因为与对照组相比,结肠直肠癌组显示出统计学上显着的上GI病变的发生率。必须指出的是,之前的研究没有将研究患者限制为具有结直肠癌的患者;这些研究包括患有良性病变(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癌症腺瘤等癌前病变的患者,以及胃癌[4- - - - - -7].然而,我们只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并关注结直肠癌诊断时或随访时胃癌、胃腺瘤等癌前病变的发展情况。
为了比较结直肠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胃腺瘤和胃癌的发生率,首先比较基线临床特征和内窥镜发现。与胃癌的发展相关的潜在特征,例如年龄和吸烟史,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两组之间的体重和糖尿病在统计学上显着差异,但这些因素不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很难说这些因素有助于患者组中的胃癌和胃腺瘤。然而,我们的研究不包括胃癌的已知风险因素,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和A型血,从而限制了统计结果。对照组有实体瘤家族史的病例较多;这种观察可以完全归因于数据收集方法:从过去的护士记录的患者组和调查前的健康检查的对照组。除胃腺瘤或胃癌外,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肠化生的患病率,结肠直肠癌组高于对照组[8].这一发现的结果行胃腺瘤和胃癌中频繁出现肠上皮化生,可能通过形态学因素。
Bok等人。相比伴随胃癌和结肠直肠癌的单独结肠直肠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他们发现转移性结肠直肠癌的增加的年龄,低BMI和腹膜播种是高度相关的[9].然而,在伴随胃癌和结肠癌的患者中,随着67%的患者在结肠癌之前患有胃癌,大多数结肠癌病例被诊断为胃癌的后续检查。此外,先前的研究评估了胃癌患者的结肠腺瘤或结肠直肠癌的发育。一些研究已经研究了患有胃癌患者中的结肠镜检查的需要,但没有有利于结直肠癌患者的后续上部GI内窥镜检查的具体证据。然而,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通过结肠直肠癌患者的后续GI内窥镜检查的癌腺瘤或胃癌等癌前病变的发病率,并分析了贡献因素。
对于上消化道内镜随访中出现同步或同步病变的结肠癌患者,我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首先,我们纳入了所有同步和不同步病变的患者,其次,我们只纳入了不同步病变的患者。在这两项分析中,与没有病变的患者相比,上消化道明显病变的患者年龄更大,有饮酒史,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化较差。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没有评估酒精摄入量和显著的上消化道病变发病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然而,先前的荟萃分析研究表明,大量饮酒(>每天4杯)与胃癌呈正相关[10.].但是,重饮酒通常与营养不良有关,这可能会增加酗酒的风险。因此,由于饮食习惯混杂效应不能被排除。而且,它不是因素,如分期,血管侵犯,结直肠癌淋巴管浸润,CEA水平,但分化程度,影响胃腺瘤和胃癌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生。在2010年,Yoon等。与在结肠直肠癌患者通过多变量分析同时或异胃癌的发生研究的因素;他们发现,高龄,男性,实体肿瘤的家族史和损失MSH2表达显著相关。在另一方面,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无显着性,与我们的发现不同[11.].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消除了胃癌前病变,如胃腺瘤和单一的胃癌包含。
在结直肠癌组,比较胃腺瘤或胃癌的依赖于时间的累积发生时,最病变在2年内和长达4年开发的。以前的研究报道了类似的结果,大多数胃癌和结直肠癌出现3年[内12.,13.].与对照组相比,在结直肠癌诊断时,甚至在结直肠癌手术后的整个随访期间,累计发生率持续较高[14.- - - - - -19.].这说明在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与形态因素同样重要。胃癌与大肠癌具有相同的遗传变异p53、APC、大同,K-ras基因[14.- - - - - -17.].基因如HMLH1.和hMSH2,从而起到HNPCC了重要的作用,出现在10%的零星胃癌和结直肠癌病例[15%18.].据报道,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出现在18%的单独胃癌病例中,以及13%至17%的单独结直肠癌病例中[19.,这表明,尽管部分原因是基因的因果关系。
我们的研究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是一个单中心的过去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次,关于酒精消费数据是从过去的病历单独收集;因此,确切的量或饮酒的持续时间仍然不确定。最后,并非所有的患者在研究期间接受年度后续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如胃腺瘤和胃癌等癌前病变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组。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年龄增加、酒精史、组织学分化差与上消化道明显病变的整体患者中胃腺瘤和胃癌的发生率较高相关,这种临床相关性在单独有异时性病变的患者中也可以观察到。此外,后续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显示,大多数病变出现在2年至4年。
5。结论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大肠癌诊断时进行上消化道内镜筛查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年龄增加、饮酒史和组织学分化差等因素的情况下。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患者即使在诊断时没有出现胃腺瘤或胃癌等病变,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即使在大肠癌手术后4 ~ 5年,也要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随访。
最后,大肠癌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研究,并进行更大的前瞻性研究。
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声明他们在这篇论文的发表上没有竞争利益。
参考文献
-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统计年报在韩国,2010年,国立癌症中心,高阳,韩国,2012。
- C. N.阿诺德,A.戈埃尔,H. E.百隆,和C. R. Boland的,“结直肠癌的分子发病机制:用于分子诊断的影响,”癌症,卷。104,没有。10,第2035至47年,2005年。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W. S. Park,“胃癌的分子发病机制”,韩国医学协会期刊,第53卷,第53期4,页270-282,2010。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P.C.Hsia和F.Al-Kawas,“上内窥镜检查的产量”在阴性结肠透视综合检查后对血液化阳性稳压术后的无症状患者的评估,“美国胃肠病学杂志,第87卷,第2期11,第1571-1574页,1992。视图:谷歌学术
- A. J. Geller, B. E. Kolts, S. R. chem, and R. Wears,“粪便潜血和结肠息肉患者上消化道病理的高频率,”美国胃肠病学杂志,卷。88,不。8,pp。1184-1187,1993。视图:谷歌学术
- E. Joosten, B. Ghesquiere, H. Linthoudt等,“缺铁住院老年患者的上、下消化道评估”,美国医学杂志,卷。107,没有。1,pp。24-29,1999。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W. G.信,H. Y.金,P.S。许等人,“患者具有或不具有结肠息肉和癌上消化道的病变的患病率,”韩国胃肠病学杂志, vol. 62, pp. 27-32, 2013。视图:谷歌学术
- P. Correa,“人类胃癌的发生:多步骤和多因素的过程-第一美国癌症协会癌症流行病学和预防奖讲座”,癌症研究号,第52卷。24,第6735-6740页,1992。视图:谷歌学术
- H. J.博克,J. H.李,J.K。Shin等人,“临床病理大肠癌同步和异胃癌组合的功能,”韩国胃肠病学杂志第62期1, pp. 27-32, 2013。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I. Tramacere, E. Negri, C. Pelucchi等,“饮酒与胃癌风险的荟萃分析”,《肿瘤学,卷。23,不。1,pp。28-36,2012。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s。n。Yoon, s。t。哦,s。b。“大肠癌合并同时性和不同时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世界外科杂志第34卷第3期9, pp. 2168-2176, 2010。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M. Ueno, T. Muto, M. Oya, H. Ota, K. Azekura,和T. Yamaguchi,“多发性原发癌:在癌症研究所医院的经验,特别是结肠直肠癌,”国际临床肿瘤学杂志,卷。8,不。3,pp。162-167,2003。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H. R. Yun,L. J. Yi,Y.K.Cho等,“结肠直肠癌患者的双重恶性恶性肿瘤 - MSI是预测双原发性肿瘤的有用标志物”国际甲型疾病杂志,卷。24,不。4,PP。369-375,2009。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S. Uchino, M. Noguchi, a . Ochiai, T. Saito, M. Kobayashi, S. Hirohashi,“胃癌中的p53突变:胃癌和结直肠癌常见的致癌基因模型”,国际癌症杂志第54卷第5期5,第759-764页,1993。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S. Nakatsuru,A. Yanagisawa,S.IChii等,“胃癌中APC基因的体细胞突变:频繁突变在非常良好的腺癌和标志 - 环细胞癌中,”人类分子遗传学, vol. 1, no. 18,第559-563页,1992。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S. Uchino,H.Suda,M. Noguchi等,“胃癌中DCC基因座的杂合子常常丧失,”癌症研究号,第52卷。11,第3099 - 3102,1992。视图:谷歌学术
- J. Isogaki,K.Shinmura,W. Yin等,“胃腺瘤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和K-RAS突变,参考相关的胃癌,”癌症检测和预防,卷。23,不。3,pp。204-214,1999。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D. C. chung和A. K.Suctgi,“DNA不匹配和癌症”胃肠病学,第109卷,第2期。5,页1685-1699,1995。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 H. Ohtani, M. Yashiro, N. Onoda等,“同步多原发胃肠道癌表现出频繁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国际癌症杂志,第86卷,第86期5、2000年。视图:出版商网站|谷歌学术
版权
版权所有©2016 Dae Hyun Tak et al。这是一篇发布在知识共享署名许可协议,允许在任何媒介上不受限制地使用、传播和复制,但必须正确引用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