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与自残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01日
状态
打开
提交截止日期
2021年1月15日

牵头编辑器

一号中南大学二院

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3Titano诊断诊所,圣马力诺Falciano


神经可塑性与自残


调用论文

问题现开放提交

论文一经接受即发布,而不论特题发布日期

提交此特殊题

描述性

自杀自残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全世界关键人群自残率高和自残率高自杀自残相关但有区别行为:自残与自残意图无关的个人自杀未遂率较高并更有可能因自残死亡,这表明自残可能是随后自杀的最强风险因素。预防自杀自残是全球卫生优先事项

然而,自杀自残背后的神经病理尚不清楚研究自杀和自残神经性改变,特别是在干预期间,不仅帮助发现潜在的病理机制,还可能帮助探索更好的治疗目标,以便开发更有效的自杀自残临床干预方法。

特题的目的是说明神经可塑性与神经自残特征,并探索自残恢复、维护开发期间神经学修改我们欢迎原创高质量研究,特别是那些纵向设计研究,以及本范畴内审查文章我们还鼓励使用前沿技术进行研究,如神经成像技术(例如磁共振成像或功能近红外光谱学)和分子生物技术(例如基因击退技术)。

潜在题目包括但不限于:

  • 调查理解神经自残响应
  • 研究自杀自残神经性
  • 不同神经心理条件中自杀/自残和神经可塑性研究,如大压抑性失序(MDD)、双极失序(BD)、恐慌失序(PD)、精神分裂症(Schizotria)和创伤后应激失序
  • 与自杀/自残干预相关神经可塑性变化,包括但不限于药理学、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理疗(CBT)、辩证行为理疗(DBT)等)和物理理疗(例如转动磁刺激(TMS)、转动直接流刺激(tDCS)、修改电解理疗(MECT)等)
  • 电文学动态学、源建模和连通性等实用工具,以更好地了解病人在不同治疗方法前后、期间和之后的精神状态
  • 深入相关审查或评论现有出版物和观点
神经可塑性
杂志公关
接受率 53%
提交最终判定 58天
接受发布 37天
CiteScore 6.900
撞击因子 3.093

我们致力于尽快分享COVID-19相关结果免费免报获接受研究文章和案例报告 和案例序列评审文章被排除在免责政策之外签名到此以评审程序帮助快速新提交文件